13日下午,習近平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為什么會選中海南?海南未來要建設成什么樣?建設領域的機遇在哪里?
為什么是海南?
習近平指出,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地理位置獨特,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態環境,同時又是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具有成為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獨特優勢。海南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對于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習近平表示,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
習近平說,歡迎全世界投資者到海南投資興業,積極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共享中國改革成果。
海南要建成什么樣?
習近平提出,黨中央最近研究制定了《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
希望海南廣大干部群眾抓住機遇、再接再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發揮自身優勢,大膽探索創新,著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讓海南成為展示中國風范、中國氣派、中國形象的靚麗名片。
具體怎么干?
習近平提出,海南要堅持開放為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建設自貿區、自貿港
◆ 海南發展不能以轉口貿易和加工制造為重點,而要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
◆ 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務實合作,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教育、農業、旅游等交流平臺。?
站在更高起點推進改革
◆ 海南要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下大氣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 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人才體制、財稅金融體制、收入分配制度、國有企業等方面的改革,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 支持海南設立國際能源、航運、大宗商品、產權、股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場所。
經濟高質量發展
◆ 海南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 要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衛星導航、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要重點發展旅游、互聯網、醫療健康、金融、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形成以服務型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 要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實現離島旅客全覆蓋,提高免稅購物限額。
◆ 發揮熱帶地區氣候優勢,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 打造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先行
◆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 率先建立現代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監管體制,積極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熱帶雨林等國家公園。
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 鼓勵國內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在海南設立分支機構,鼓勵海南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
◆ 允許外籍和港澳臺地區技術技能人員按規定在海南就業、永久居留。
◆ 允許在中國高等院校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優秀外國留學生在海南就業創業。
◆ 支持海南探索建立吸引外國高技術人才的管理制度。
建設領域的機遇在哪里?
加強“五網”基礎設施建設
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全力建設完善以“五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下一步,將繼續聚焦“五網”的建設:
“路網”——建成文昌昌灑至鋪前公路項目、定海大橋海口連接線工程、國道G223海榆東線亞龍灣至海棠灣公路改建工程等,加快推進瓊中至樂東、萬寧至洋浦、文昌至瓊海、儋州至白沙高速公路,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擴建,鋪前大橋,馬村港區集裝箱碼頭等在建項目;開工建設環島旅游公路、文昌至定安高速公路等。
“光網”——建成光網智能島、中國鐵塔基礎網絡完善工程等項目,加快推進海南移動信息基礎設施、中國聯通海南云計算中心等項目建設。
“電網”——建成瓊中抽水蓄能電站,加快推進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南方電網與海南電網第二回聯網工程等。
“水網”——建成松濤西干渠樂園至春江水庫補水段,完成紅嶺灌區工程、海口南渡江引水工程主體建設,開工建設三亞西水中調一期,力促邁灣水利樞紐工程年內動工。
“氣網”——加快推進文昌至瓊海至三亞輸氣管道工程建設。同時,瞄準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加快重大項目謀劃和推動前期工作,形成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不斷提升完善的持久動力。
構建全新立體交通體系
海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期間,海南將構建安全、方便、快捷、綠色的陸海空現代立體交通體系,逐步實現各種交通方式乘客零距離換乘、貨物流通無縫銜接。
瓊中-樂東、萬寧-儋州-洋浦、文昌-博鰲等路段將建高速路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形成以“田字型”高速公路為主骨架,貫通全島的國省道為主干線,旅游公路為補充,各市縣互聯互通,縣鄉村道深入通達的科學合理公路網格局。建成瓊中至樂東、萬寧至儋州至洋浦、文昌至博鰲高速公路。加快推進國省道新改建工程。加快環島濱海旅游公路建設,完善沿線旅游服務功能。完成自然村道路硬化。
建設海口至湛江鐵路 與全國高鐵聯網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形成以環島高鐵為主骨架,地方專支及特色鐵路為補充的鐵路網格局。建設海口至湛江高速鐵路,實現海南高鐵與全國高鐵聯網;加快推進既有西線鐵路三亞至樂東段擴能改造為旅游觀光鐵路;適時開工建設洋浦支線鐵路;研究建設既有西線鐵路海口至樂東段電氣化改造、馬村港新建疏港支線鐵路及貨運編組站建設、八所港疏港支線鐵路改造工程、“海澄文”和“大三亞”城際軌道交通。結合三亞新機場規劃建設,研究三亞臨空經濟區支線鐵路。
三亞、儋州將建新機場
“十三五”時期,海南還將形成海南島“南北東西、兩干兩支”的機場布局。建成運營瓊海博鰲機場,完成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三亞新機場和儋州機場。通用航空布局合理。
將海南打造成為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與物流中心
“十三五”期間,海南海將以“四方五港”為重點,全力推進港口資源整合,構建全省港口“一盤棋”格局。統籌規劃全省港口功能布局,促進差異化、協調發展,推進港、產、城聯動融合發展,將海南打造成為面向東南亞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
海口港發展成為以集裝箱、雜貨、陸島客貨運、郵輪為主,兼顧石油化工和南海開發后勤支持保障功能的綜合性樞紐港。
洋浦港發展成為海南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環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口岸,海南發展大型臨港工業的重要依托。
八所港發展成為南海油氣加工儲運基地,兼顧散雜貨和邊貿運輸。
三亞港發展成為郵輪母港和游艇基地
清瀾港發展成為服務文昌市經濟社會、文昌航天發射基地和為三沙市生活補給、人員往來提供運輸保障的港口。
建成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母港二期工程、海口郵輪始發港、海口港新海港區汽車客貨滾裝碼頭二期工程、海口港馬村港區三期散貨碼頭工程等。
來源建筑時報